本文由酒店vi设计, 上海酒店VI设计公司 ,杭州酒店VI设计公司(www.hotelvi.net)收集并整理,更多设计文章请访问问:www.hotelvi.net
关键词:杭州三竹设计 酒店VI设计 李松 亚洲CI网 访谈
观照他人 省思自我 认识真我
真正的交流应当是让人更谦逊而非狂妄。
设计是一种创新和解答的本能,它无关艺术,只关乎我们对内在结构与外部现象的认识能力。
计划主持人:HANS
专访执行:Winnie
李松…是谁?
李松:
对于美术设计的无限向往,在经过3年的自学中和经过一年多碰壁面试中,终于如愿以偿地能够进入设计领域,在这4年的设计生涯中,同事给了我更多的学习榜样,客户给了我锻炼的机会。我不断的在同事间吸取设计的氧分,不断在案例中磨练,业余时间了解更多的知识,比如美术史,绘画,哲学,文学,音乐。我始终相信,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知识的渊博和对生活积极的态度。
访谈内容:
亚洲CI网编辑部(以下称CI):先谈谈你自己,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你
李松(以下称李):我从小就很喜欢绘画,平时有空就自学画画,很想成为一名画家,自考后第一家是在企业里面从事简单的设计,工作了一段时间后,也开始爱上设计,当时有很强烈的欲望想做出了自己的设计作品,希望看到自己创作做成成品。从企业出来后开始在设计公司工作,那段时间的设计进步非常大,作品和天赋都得到了同事的认同,为了让自己设计的道路走得更宽广,来到了深圳,深圳是个设计人才积极的地方,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。
CI:你最喜欢哪一个作品?谈一下设计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想法?
李:最喜欢的是“云南昆明景鑫兰坪酒店”设计,当时在辅助形创作花了很多心思,辅助形的颜色借鉴了云南少数民族服装的色彩,和云南画派的绘画风格,整个图形表现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,舞蹈柔美的特征。其次喜欢就是“浙江海德华美达酒店”设计,这是第一个获得客户认同的酒店设计项目,当时创作看了很多关于欧洲的建筑、文化、雕塑的资料,也画了很多草稿,最后这个方案一稿就通过了。
CI:酒店设计与其他商业设计有什么不同?现在中国酒店设计情况怎么样呢?
李:两者都一样的。现在客户对于的酒店设计,大部分客户喜欢看华丽、隆重的东西,现在中国的酒店对于品牌意识方面目前还是很初级,也不知道什么是品牌,他们都习惯跟着国际知名酒店品牌领头羊走,酒店设计方面在中国目前也是在一个初级阶段。
CI:酒店设计中哪一部分是消费者最关注的?
李:贴近消费者的部分都是最光注的,比如有些细节的设计,酒店房间内部的用品,比如毛巾和衣服上logo,以前的设计都喜欢把logo很大地绣在上面,其实这样的工艺人客用起来会感觉非常刺脸,不舒服,现在我会想把标志放在别的地方,不需要那么大;其次就是房间内的盒子设计,包装一定要干净,不可能因为表现环保就用绿色,表现喜庆就用红色,这样会让人感觉看起来不干净。
CI:在创作过程中如何突出自己的瓶颈?
李:做标识还好,突破性蛮大的,因为每个识别都可以根据不同酒店、地方特色、文化来做;辅助图形最容易让我碰到瓶颈,有的辅助图形是标志延展出来的,但不能每个辅助形都是标志延展出来,那样的设计就没什么特色,所以我在做辅助形设计时,会看很多艺术绘画方面的资料,从中吸取颜色,结构等元素,也会看很多美学、文学等书籍来开阔自己的视野。
CI:最喜欢做的哪方面的设计?
李:快消品包装设计,从做设计开始就喜欢包装设计,这是一个很感性的设计,能够让我对包装设计有很强烈的欲望。特别喜欢深圳的进口超市里面的包装,里面的东西太漂亮了,常常让我浮想联翩。
CI:你的工作习惯是怎么样?
李:例如给我7天的时间来完成一个项目,我会花5天来去了解项目背景、看很多相关资料、画手稿。等思路清晰了,再到电脑上完成。
CI:给刚进入行业的设计师一点建议?
李:兴趣爱好是最重要的,还要多生产作品,质的变化是从量开始的。奢侈品商场,进口超市,大超市,等等,市场上很多东西,都值得我们去学习。因为那时最直接的。业余时间多看文学、哲学、艺术类的书籍,使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。
CI:面对未来,你如何提升自己?
李:对每个新项目,都是一个新的开始,我会把过去做的一切都看成是一张白纸,用新的思维方式去对待;对于文化,哲学、文学、美学、美术史都要继续了解和提高。
CI:除了工作,还有什么特殊爱好?
李:户外运动,爬山之类的,跑步,做设计坐着的时间比较多,再加上经常加班,锻炼是提高我们身体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。身体才是我们革命的本钱,才是我们做好设计的基础;
CI:给CI网提点意见。
李:吸引更多好的设计师,对帖子评精有监控
别人如何看待李松?
精华点评:
1.(设计师)
李:谢谢的这位设计师给予评价,评价的非常专业,让我对自己的设计有个重新的设计。酒店的装修很豪华很有档次,都是设计师经过精心设计的,用料都是上等料,我不希望我所做的平面设计很格格不入的放在酒店中,所以这也是我追求的目标。
2.(设计师)
李:是的,可以说我现在所有的设计都还没有突破我第一套酒店的设计(浙江海德酒店),我每做一个项目都在寻求突破点。这也是我追求的目标。
3.(设计师)
李:看这番很有哲理性的评论,我第一反应就是感觉自己需要更加努力的学习,综合性的学习,如今的设计许多都是表面的,经不起推敲的,缺少文化性的,或者说比较单薄的。所以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也决定他的作品能力,也就是说思维决定一切,只有把思维提高,作品才能提高。
4.(设计师)
5.(高校老师)
李:首先,我的文化方面比较欠缺,导致有些作品的缺少一定的对文化的思维,我也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在补充自己的各方面文化和美学知识,希望在商业设计中,更加能应用到里面,使作品经久,耐看,实用。
在我的设计观点中,对每个项目都保持很高的热情饱满度来设计项目是非常重要的。
6.(设计师)
7.
李:海德华美达酒店是我当时最初接触的设计,现在往往越做就仿佛也不能突破他,这可能是我的思维观念的局限性决定的。
8.
其次说设计,个人感觉表现手法偏向单一(也许是客户、项目类型所决定的)。设计师的个人功力很不错,作品细腻,用心!!但原创性稍欠佳。在设计整体概念的层面上也没有什么突破。可以说是好作品。但与优秀还有距离~~
李:提到的观点很让我反思,能更加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不足!
其他点评:
9.(酒店行业人士)
整体感觉很高档,设计符合酒店装修和当地的气质,颜色也用得很好,中规中矩的设计。
李:现在做的大部分是单体酒店,客户都希望能表达出来的东西,第一有地方特色,第二符合酒店的建筑装饰风格。第三就是酒店的定位,(比如星级定位)
10.(设计师)
感觉比较中庸,好像一下子不能够特别吸引人,没有特别的,一个大的跨度出来,不同的酒店也就是稍微变动一下而已
李:这可能就是所谓我的瓶颈吧,我一直都在寻求突破口。这也是我追求的目标。
11.
李:(设计师)说的很好,我来到深圳接触最多的就是酒店,仿佛自己从了酒店专业户,其实我有很多的设计梦想,喜欢做包装,化妆品,时尚等等感性方面的设计。如果遇到非常符合自己胃口的项目,我会很疯狂的做设计。
12.(旅游行业人士)